手相术
相手的术数。这是一种古老的世界性文化现象和习俗,最早兴起于约五千年前的古印度,后传到波斯、埃及等地。手相术在古希腊也曾一度盛行,中世纪人们还利用手相术搜捕女巫,发现谁掌上有色斑,就说她与魔鬼订有誓约。后来,手相术在西方几经起落,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获得空前发展。目前欧美诸国,研究手相极为时尚。中国古代手相术自成体系,大约与相面术同时产生于春秋时期。初为相肢,继而相掌,后再相指、相纹,逐渐发展成为相学中一门极为重要的分类相法。其命理之说繁复细密,几乎将人生意义及命运的主要项目都包括在内。古代手相理论,一般都与中医理论及阴阳五行、八卦的学说结合在一起,这就使之兼有诊治疾病与预言命禄等多方面的功用。古代相学典籍中有关手相的内容异常丰富。汉代王充所著《骨骼篇》开始对手相有初步的论述,此后王符的《列相篇》,称名老君纪于太白月波洞的《月波洞中记》、隋代来和的《相经》,对手相已有较深的研究。北宋时期陈搏的《紫微斗数》、《河洛理数》,托名麻衣道者的《麻衣相法》,明代托名袁珙的《柳庄相法》,清代陈钊的《相理衡真》等书,对手相的研究一直未中断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