口相
古代医学认为,口为脾之窍,心之外户,从一个人的口唇与口腔可以测定其身体病理情况。相学则认为,口为"言语之门,饮食之具,万物造化所关",观察口相,可以预测人的穷通荣辱。在不同的相学体系中,口有多种代称。 "五官"说称口为出纳官, "四渎"说称口为淮渎,"五星"说称口为水星。对口的命理要义,清陈钊《相理衡真》作了集中的概括: "口如泼砂,食禄荣华。口如抹丹,不受饥寒。口如红殊,富贵相宜。口如中唇,必是贤人,非特口德,又且性纯。口如角弓,位至三公。口紫而方,广置田庄。口角不张,缺乏储粮。口不见唇,主有兵权。口大容拳,位置公侯。口垂两角,衣食消缩。口角高低,奸诈便宜。口尖如篓,与乞为邻。口如缩囊,饥饿无粮,纵然有子,必主别房。口如缩螺,常乐独歌。口边紫色,贪财妨害。口如撮聚,破产飘蓬。口不见齿,老亦成立。口唇乱纹,一世孤单。口如吹火,到老独坐。口上生纹,有约无成。轻薄口唇,惯说他人。口阔又丰,食禄万钟。口角向上弯,终身不怕难。"相学还根据口的不同形相将其分为方口、龙口、四字口等十多种类型,并对各自不同的命理意义作了详尽的图解与分析。如对四字口,就有诗赞曰:"口如四字两头齐,不仰不垂也不低。显耀功名观上国,为官惠养乐群黎。"就是说,生有四字口者,一生能建功立业,抚国安民,享受荣华。